年糕是什么做的?高粱面做的.年糕的制作通常会选在腊月中旬。选用当年新收的杂交水稻碾磨的大米和糯米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。比例的掌控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口感,糯米太多,做出来的年糕不仅软还粘牙;糯米太少,则年糕太硬,费腮帮子。想要做出合乎心意的年糕全靠大人对于粮食特性的精准把控。
混合后的米加水充分浸泡一晚,让每一粒米都能吸饱水分。第二日需得起个大早,将米沥干水分,装筐,担在肩上,跟上大部队的步伐,一路晃晃悠悠地赶到镇上的加工厂。
每年的这段时间,加工厂总是格外忙碌,尽管去得不晚,可队伍还是排到了大门外。等待的功夫也不闲着,一人搬了把小板凳提着刀子分坐在机器两侧,不拘是谁家的,但凡有经过蒸制,搅碎,压制成型的年糕流出来,迅速下手,随着手起刀落,年糕被初分为两掌长,四指宽的长条。待稍微晾凉之后,再切分为长宽皆为四指的方块,而后就可以装筐打道回府了。
完全凉透的年糕需要浸泡在水中,否则表皮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风化,开裂,浸泡年糕的水也需要勤换,以免变质泛酸,如果保存得当,吃到来年的二月份是不成问题的。
年糕最寻常的吃法是煮面时和凉水一起下锅,面熟了,年糕也就可以吃了,煮过的年糕QQ的,糯糯的,除了表皮吸收了些面汤的汁水,实在算得上寡淡无味,这自然难以赢得孩子们的喜欢。
烧得旺旺的炭盆上架上火钳,刚捞出来的年糕甩干水分,放在烧得通红的火钳上烤,不一会儿,就可以闻到焦焦的米香,看着年糕表面鼓起的大包即将瘪下去,迅速将它翻面,等到两面都烤得焦黄时就可以开始食用了,表皮香香脆脆,内里糯糯叽叽,实在是越吃越香。
烧热的锅中倒油,沥干水分的年糕平铺在锅底,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,白砂糖或者红糖拿热水化开,沿着锅边倒下去,盖上盖子焖上片刻,就可以得到一份甜滋滋,糯叽叽还很Q弹的红糖年糕。这两种,才是孩子们心水的吃法。
有些人家也会手工制作年糕,我虽然没有见过,但大抵也能想象一番。约摸是将米蒸熟之后捣碎,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放在印有花纹的模具上,用力一敲,就是一块年糕,人口多的人家通常要通宵达旦干个两三天才会备足所需的量。手工做出来的年糕软和且粘牙,不太受年轻人的喜欢,再加上这种方法实在费时费力,因此最近也鲜少见到了。
大米并不是制作年糕的唯一材料,有的人家也会做高粱年糕,做出来的颜色是暗红的,煮过的口感比米糕更软一些,煎制过后会更像糍粑一点,软糯粘牙。
年糕虽然算不上什么美味佳肴,但每年春节都少不了它的身影,究其原因,想必人们更在乎的是它背后美好的寓意吧。
炒年糕最为常见,新昌炒年糕最具特色在“带汤”,先炒后煮,年糕充分吸收汤汁,久煮不烂。
1)加油,加入年糕翻炒一下;
2)加入料酒和生抽,翻炒;
3)加入一些时令蔬菜(比如茭白、胡萝卜丝、雪菜等)
4)加开水煮一下
5)煮至汤成浓稠状,加鸡蛋丝、肉丝更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