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清华大学,不少人都会想到当年的“水木清华”论坛。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代,“水木清华”作为清华大学官方BBS和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,曾风靡一时,成为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代表,让许多从未到过清华的人也知晓在清华工字厅北侧,有处被称作清华园中之园的景点“水木清华”。
不过,“水木清华”这一典故却很早,可上溯到南北朝之际的谢混,他在《游西池》信笔写下“景昃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”,描述秋高气爽之时,夕阳残照,鸣禽欢聚,此时池水清澈,树木苍翠,两者相互交映出一派水木清华之景,意境极为清新。如此盛景,今天光想想就足以令人神往。很显然,清华大学中清华二字的源头正是出自此语,当年将这里命名为“清华园”的人,想必也是值北地帝都的清秋之际,在此目睹碧空如洗,西山叠翠之景,耳畔鹤凫长鸣,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,感叹此地正是一副“水木湛清华”的美景!
事实上,“清华园”虽然迟至清咸丰年间才得名,但此地园林美景的盛誉可远溯到明朝。明代蒋一葵的《长安客话》中就曾记载,此地风景优美,被皇亲国戚所看重兴建了“李皇亲庄”,而沈德符则在《万历野获篇》中明确指出,在海淀大兴土木“穿池叠山”的李皇亲,正是万历皇帝的外祖武清候李家。崇祯年间刘侗、于奕正撰写的《帝都景物略》描述,明代“李皇亲庄”占地大约能到1200亩(约今清华大学占地面积1/8),是以湖水见称的特大私家园林。按南北中轴线分为前湖和后湖,两湖之间为主体建筑“挹海堂”。堂北有一景亭,上面写着“清雅”二字,据说是万历生母李太后亲笔所写。清雅亭四周遍植牡丹、芍药,湖中布满荷花。后湖北岸,用挖湖的土方堆成一座小山,上设亭台楼阁,可观赏院外香山和玉泉山。每逢天气晴好之日,来往赏玩的达官显贵、文人骚客无数。就连著名“公安派”大家袁中道也偏爱此园美景,甚至以为“总似仙源径欲迷”。
明末的大动乱,让这座被誉为“仙源”的李皇亲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到康熙年间,人们只能从周环数十里的圮废残垣之中,依稀看到当年的繁华。不过美景就是美景,清圣祖康熙皇帝又看中依山傍水的此地,下令在附近修建“畅春园”作为自己夏季避暑的园林,又随后让自己的儿子也在附近就近建园,方便朝夕相处,除了著名的后来雍正帝的“圆明园”之外,赐给皇三子胤祉的就是熙春园(清华园的前身)。
熙春园开工大约于康熙四十六年(公元1707年)。据胤祉给康熙帝的满文奏折所言,这年正月康熙赐给胤祉一片空地,胤祉又收购了水磨闸东南,康熙朝名臣明珠家邻近的空地。当时,胤祉看中此地主要是因其位于古清河南岸,他的皇阿玛经常在这里游逛,特别还和四阿哥胤禛(雍正帝)的长春园毗邻,能彰显他们兄弟的相亲相爱——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。
抛开这些后话不提,从这些奏折中,人们已经看到清华园的雏形:熙春园的选址正是今天清华校园内的工字厅和近春园一带,其中提到的水磨闸,就是今天和清华大学只有一墙之隔的水磨社区。当时熙春园面积并不大,远不及今日的清华大学。因此,胤祉花了不到一年就已建好,在十二月“恭请”康熙临幸熙春园,随后四年之间,又九次邀请康熙到此园赏玩。此时的熙春园分东西两部分,东部以工字殿(今清华大学工字厅)为主,西部为一方形大院,内部有两个小岛,分称前所和后所,整座建筑错落有致,高低搭配。特别是院内遍植榆、柳近千株,“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”,景色清朗俊秀。值得一提的是,熙春园西部的方形大院,就是著名的“古今图书集成馆”,正是当年胤祉在九王夺嫡之中曲线救国,在此招揽海内外著名学者搞学术之所。没想到几百年之后,那些王图霸业尽归尘土,反倒是当年作为幌子的学术研究,却在此薪火相传不绝,读史至此,真令人不禁有唏嘘之感。
雍正继位之后,熙春园被收归国有,正式成为皇家御用花园(曾短暂令名为“云锦园”)。随着康乾盛世的过去,大清也渐露疲态,无力维持庞大的皇家园林。小气的道光帝干脆将熙春园私有化,东半赐给惇亲王绵恺为“涵德园”,西半赐给睿亲王绵忻为“春泽园”。咸丰年间,皇帝又赐“涵德园”名“清华园”, “春泽园”名“近春园”,清华二字才最终定名下来。然而,“我生之初尚无为,我生之后汉祚衰”,一开始伴随清华园的却只有苦难。很快英法联军烧毁了整个圆明园,连带近春园、清华园也遭受破坏。同光年间,为了重修颐和园,又将近春园残存的建筑大部拆除供颐和园使用。最终,熙春园也仅剩东部半隅的清华园,成为明清两次皇朝兴衰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