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池三山”作为中国的一种造园模式,一池指太液池。三山指古时人们口语相传,位于东海里的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山。
“一池三山”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启发,强调无为,道法自然,源于秦汉时期,在旧时乃至现代的园林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从“万园之园”的圆明园说起,它的福海,便是应用“一池三山”的模式,设有“北岛玉宇、蓬岛瑶台、瀛海仙山”三宫,自西北向东南连接,却又自成一格。
作为“江南四大名园”之一的拙政园,也借用了“一池三山”划分水面,除东、西二岛外,西园的北半部也有一岛。
再到有“西子”美誉的杭州西湖, 外湖的西部,中有湖心亭,南有三潭印月, 北有阮公墩的布局特点,也是深受“一池三山”的影响。
玺院,在造园上继承道家无为顺应的思想,以自然为宗,划 “一池三山”格局。园中一池,池中以山石堆叠形成中心“一山”,然则以摘月亭一带为“一山”,以“金钱阵”一带另为“一山”。构成山因水活,水随山转的灵动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