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,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。每次地震来临时,网上都有许多报道,让人不禁产生疑问:这些常说的抗震等级、设防烈度都是什么意思?和咱们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有关系吗?
当然有关系!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科普这些知识,准备盖房的朋友可要好好看了。
一、地震震级
这个是最好理解的,顾名思义地震震级指的就是某一次地震的属性。
举个例子,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矩震级7.5级,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矩震级是7.9级。
这个相信大家都能明白,但是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,为什么同一次地震在网上看到的震级不一样呢?这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。
目前来说,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:地方性震级ML、体波震级(Mb和MB)、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。拿唐山地震来说,震级为里氏震级7.8级,矩震级7.5级。目前,大家认为比较合理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矩震级。
二、地震烈度
地震烈度指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,对于这个地区的影响。
拿1976年的唐山地震举例,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,天津8度,北京6度。震中高,越往外越低。震中烈度与震级相关。
可以想象一下靶子,震中就是10环,再往外就是9环、8环、7环,这样就好理解了。
不过,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地震,如果两次地震震级同样是6级,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8度,另一个是7度。
三、抗震等级
这个在农村建房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,但是很多人都搞混了概念。有的朋友来设计图纸,说他们那里的抗震等级是7级,但其实抗震等级并不是地区的属性,而是建筑结构的属性。
比如,这栋房子的抗震等级是一级,那栋是二级。
越是重要,需要受到保护的建筑物,它的抗震等级就越高。抗震等级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,简单说就是,抗震等级低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钢筋。
四、抗震设防烈度
抗震设防烈度则指的是地区的属性。
比如首都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,上海为7度,河北廊坊为8度,江苏南京为7度,福建福清为7度,各地区的网上都能查询到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不过这个烈度是如何确定的呢?
拿北京来说,首先统计一下历史上一定时期影响到北京的地震,看下这些地震发生时引起北京的烈度都是多少。比如,前面说过了唐山地震时北京烈度为6度,还有某次地震是5度、4度,然后统计这些数据,让北京地区的设防烈度大于这些已经发生过的地震烈度的90%。
用白话来说就是,保证在有可能发生地震中,90%的实际地震烈度都要小于设定的设防烈度。这样就能做到咱们常说的“小震不坏,中震可修,大震不倒”。
如果还有朋友不明白这4者之间的联系,我再用读书时候老师说过的例子给大家解释一下:
我们把太阳想象成一个灯泡,地球上每个人都怕灯光,必须要穿上防光服,而且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防光服厚度标准。
那么,灯泡的瓦数就是地震震级,不同地区的亮度就是地震烈度,不同地区的防光服厚度标准就是抗震设防烈度,老人和小孩的防光服要厚一些,年轻人的稍薄一些,不同人防光服的厚度就是抗震等级。
在农村建房,大家普遍会考虑到房子外观的美观性和室内布局的舒适性,但是却经常忽视了房屋结构的安全性。
想盖新房,随便在网上找套图纸就照着盖了,或者让村里的包工头照着经验来。虽然房屋的外观和布局各地都是通用的,但是结构图纸却不是。
要知道各个地区的设防烈度都不一样,比如这套图纸是按照8度设防设计的,而你所处于的地区只有6度,如果按照这套图纸施工,那么就会浪费不少材料。
反之你所处地区为8度,而这套图纸是按6度设计,那么房子则会有安全隐患。
自建房一直是咱们老百姓的百年大计,更应该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房屋的安全性上,大家说呢?